您好,欢迎进入K8凯发·[国际]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

19951150981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细微之处感受齐鲁新貌请看大众日报记者眼中的“家乡新事”_山东_大众网

发布时间:2024-02-17 22:02人气:

  K8凯发官方网站春节假期,大众日报记者走乡村、进社区,访农家、入企业,用鲜活的文字、温暖的画面,展现山东各地的新风貌、新变化、新气象。请看大众日报记者眼中的“家乡新事”——

  2月7日,走进临沂市费县东蒙镇杨家庄村菜农杨忠东的蔬菜大棚,棚内气温适宜,西红柿植株上挂满精致的红色果实。

  位于杨庄村的东蒙镇蔬菜产业中心生态农场共有46座蔬菜大棚,杨忠东负责管理3号大棚。这座大棚占地4亩,年产西红柿6万斤,产值可达30万元,其中有12万元作为杨忠东的管理收入。“此外,村集体成立了合作社,运营整个基地,所得到的收入还会给村民分红,这两年村集体的分红一年比一边高。”杨忠东说。

  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厚伟介绍,村集体产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得益于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村集体与农户的合力谋划。“伴随新农机技术的普及,智能设备的应用,干活可比以前轻松多了。”一边说着,杨厚伟一边按住喷雾开关演示新型管道喷雾的过程,细雾状的水汽均匀洒落,形成水珠儿在菜叶子上滚动。以前一个大棚人工喷雾要1-2小时,现在只要8分钟就可以。

  “我们着重打通优质科技资源进村入户的通道。”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闫广志介绍,该县通过共建省农科院乡村人才学院费县分院、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农科专家工作室和乡村振兴科技展览室等四类科创平台,搭建起全平台的科技人才支撑体系。

  自从东蒙镇蔬菜产业中心生态农场建成,临沂农发集团职工张彬就作为投资方代表常驻此地,参与基地运营管理。据张彬介绍,该中心创新性探索实施“国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模式,通过“保底+分红”的模式,年生产优质蔬菜230万公斤,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赢”。

  此外,去年东蒙镇组建联合社带活合作社,大力延长产业链,着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一批传统种粮村也实现了村集体分红增长。

  “联合社引导合作社由易到难逐步开展业务,将群众急需、合作社能办的农资、农机服务、土地托管等业务作为突破口,通过协调各成员社开展农资集采,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费县东蒙镇中武家汇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立元说。

  “加油!加油……”2月10日,大年初一,滕州市张汪镇杨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人声鼎沸、气氛热烈。循声望去,杨楼村第九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如期举行,老老少少踊跃参与,欢声笑语间一派欢乐景象。

  寒风,挡不住村民们的热情。一曲广场舞《贺大年》拉开了农民趣味运动会帷幕,优雅的舞姿赢得现场村民的阵阵掌声。“没想到咱村的广场舞跳得真不赖呢!”一位村民说。

  没一会儿,村民越聚越多,场面十分热闹。“过年啦!咱就图个乐呵!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杨楼村党支部书记杨学伟大声喊着运动会的规则。本次趣味运动会比赛项目围绕趣味性、简易性、安全性和运动性而设计,运动项目涵盖了“拔河”“男女气球运纸杯”等。

  形式多样的运动项目,对于村民之间的配合是一次难得的考验。“三叔,慢点!”“大婶子,加油,使劲……”场上的运动员卖力,旁边的观众也很卖力,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趣味比赛、广场舞等项目轮番上阵,加油声、呐喊声、欢笑声汇聚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村民们纷纷用手机拍下精彩瞬间。赛事期间,村委会还发放了1666元的红包。“比赛很精彩,我本来就很喜欢运动,村民们热热闹闹的,心里面感到非常开心!”刚参加完拔河比赛的村民杨松分享着喜悦。

  “比邻而居,睦邻善治”。杨楼村已经连续九年在春节期间举办趣味运动会,让广大村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情味。

  很多人不知道,以前的杨楼村环境脏乱差,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村民只能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收入微薄。为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村“两委”不断探索,先后创办了三个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马铃薯、蔬菜、葡萄、元宝枫等特色种植。不仅如此,针对村里老年人多的实际情况,村里联系了手工编织渔网业务,让老年人在家里“上班”,每天平均收入为70元。

  经济发展起来了,精神文化也不能落后。“让老少爷们过年都有个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杨学伟一席话,赢得村民阵阵掌声。杨学伟盘算着,来年继续在春节期间举办农民趣味运动会。

  “结婚五年,除夕不是回我家就是回我爱人家,今年把两家老人接到一起过年,不用再担心一边的老人冷冷清清了。”2月11日,家住青岛市李沧区振华路街道的陈朋告诉记者,春节有着千斤般的分量,两人在青岛拼搏了一整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春节能够和父母团聚。

  陈朋是威海人,爱人是济南人,平时与父母聚少离多。往年的春节假期,这对“90后”小两口按照之前协定好的“轮流坐庄过年制”,今年在婆家过年,明年就到娘家过年。如今新添了“兔宝宝”后,夫妻两人一商量,把双方老人同时接到了李沧,让亲家们也趁着春节见见面、唠唠嗑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大家欢欢喜喜一起过大年。

  为了迎接相聚,陈朋根据家人的需求,在网上提前订购了礼物。给双方妈妈买了护肤品礼盒,给长年腿疼的爸爸买了智能足浴盆,给丈人买了理疗灯,将“福气”传递给最惦念的亲人。除夕夜,大家一起准备了年夜饭,一道辞旧迎新,其乐融融。

  小两口还为老人们精心准备了过年的娱乐项目,陪老人逛街购物、观赏景点,让春节既温馨又放松。

  “父母的所在之处就是儿女们的团聚之所,以后每年春节,两家人都要团团圆圆在一起,婆家娘家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一起赏花灯逛庙会,感受青岛浓浓年味。”陈朋说。

  2月12日,大年初三,从北京回老家探亲的郑立新把车拐进村头,就留意到村子的新变化:村里的各种标识字样都改为“北厂”;大运河的堤顶路修好了;透过党群服务中心的铁栅栏,一座新盖的白色建筑格外显眼。

  “电话里听兄弟提过,这座白色建筑应该就是村里新建的‘运河博物馆’,还挺气派。”在德州市德城区运河岸边长大的他,已在外生活了近40年,虽然每次春节回来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但这次又不同,儿时的“运河记忆”回来了。

  先有北厂街,再有德州城。德州因运河而兴,北厂曾是京杭大运河四大漕运粮仓之一,“北厂街”一度是德州的商贸繁盛之地,声名远扬京津地区。2023年5月,德城区二屯镇这个历史悠久的社区把名称从“舜昕苑”改回“北厂”,成为德州市首个通过官方备案改回“老地名”的社区,这让很多村民因寻回“乡愁”而高兴。

  大众日报等媒体报道这件事后,省民政部门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山东省老地名保护办法(试行)》,明确纳入保护名录的老地名不得随意更改。这让北厂社区东北街村党支部书记郑月文为之振奋,村里决定把搁置多年的“运河博物馆”修建计划提上日程。“具体名称还没定,暂且这么称呼。”他说,留住“老地名”,建起“博物馆”,都是为了让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留存下来。

  2023年12月,“运河博物馆”开工,不到两个月,主体部分已完成。“博物馆的内容才是重点,得找专业人士拿主意。”郑月文开始不停地“打扰”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德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德胜,几乎每天都会通电话。直到大年三十,终于初步敲定了各展厅主题、整体文案、内部设置等细节。“织布机等老物件展厅、北厂记忆展厅、红绿彩展厅等,都跟运河有关系。”他告诉记者,博物馆计划4月开馆,现在德城区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帮忙“张罗”老物件,市政协文史委则在梳理相关文史资料。

  除了“运河博物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东侧还有一栋二层建筑——北厂漕仓运河文化馆,分为运河文化展馆、农耕文化展馆两部分,展示了老北厂风貌复原沙盘,部分农耕器具、文物碎片等。

  王德胜介绍,“老馆新馆都将更加深入细致地挖掘、记录运河文化,并运用数字化技术吸引更多人来参观。”现在,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他们做起这件事信心更足了。“这既是为了生活在运河岸边的父老乡亲,也是为了在外忙碌的子孙后代。”郑月文说。

  2月13日,记者走进威海经开区泊于镇蒲湾社区居民林乐香家里,洁净明亮的窗户上贴着喜庆的窗花,屋里暖气充足,君子兰开得正盛。透过窗看向小区,一串串彩色灯笼挂在楼宇外,处处张灯结彩、装扮一新。“原先住的房子,没有暖气,没有热水,一到冬天就对洗菜洗碗发愁。去年12月份,我们搬上新楼,水龙头24小时有热水,今年在新房子里过了个暖和年!”林乐香笑着说。

  林乐香所在的蒲湾社区前身是泊于镇蒲湾村,经过多年发展,原来的居住环境逐渐显现出房屋老旧、生活不方便等问题。2017年,蒲湾村实行“村改居”,成立蒲湾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并于2019年开启棚户区改造工作。在泊于镇政府积极推动下,蒲湾社区棚户区改造工作有序推进,一栋栋崭新楼房拔地而起。

  这个春节,是蒲湾社区820多户棚改回迁居民乔迁后的第一个春节。在居民刘满家中,一家人正忙着招待客人,温馨整洁的新房子获得客人连连称赞。“我们不仅搬进新家,现在社区55周岁以上的居民,每人每月还能领取养老保险金,生病了有大病补助。”她笑着说,“屋子亮了、日子好了、心里暖了,咱也装扮装扮,‘仪式感’不能少。”

  棚改回迁成功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第一步,蒲湾社区还建立起信用积分激励制度,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蒲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新壮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威海迎来强降雪天气,社区里一位独居老人因腿脚不方便无法出门买粮买菜,而道路结冰子女一时又回不了家,得知这一情况后,志愿者立即上门送菜送粮,老人感动地说:“生活在新楼,啥啥都舒心。”

  棚户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近年来,泊于镇共完成17个村居的棚户区改造,6400户村民住上新楼,新建了蒲湾社区、龙山湖社区等4个新型社区。泊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为居民营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2月13日,大年初四,寿光市古城街道前疃村,一排排高温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满眼绿色,成串的番茄挂满枝头。来自莫斯科北印有限公司、北京福润礼业商贸有限公司、潍坊众客隆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客商走进番茄温室大棚,了解番茄种植、管理、施肥、销售等情况。现场考察完毕后,莫斯科北印有限公司与前疃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寿光市旺民蔬菜专业合作社联社(以下简称“旺民联社”)签订了收购水果番茄合同。

  “有了这个订单,我们就省去了中间商,今年村里的番茄将直供莫斯科市场。”前疃村党支部书记、旺民联社负责人殷凤海说。

  自2016年起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前疃村开始引导菜农从种植大果番茄转向水果番茄,调整100亩土地建设10个新式大棚,包括菜农殷玉龙在内的10名80后村民尝试种植水果番茄。后来,又陆续建起300亩新棚。现在,殷玉龙种着两个新式大棚,年毛收入80万元左右。“新式大棚采用了精准水肥、智能调控等新技术,省工省力效益高。番茄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价格比普通番茄高出一截,还不愁销路。”殷玉龙说。

  大棚升级,品种更新,前疃村已经发展成为“水果番茄总部”,和水果番茄有关的温室建设、种子、技术管理,一应俱全。同时,前疃村迎来了更多机遇,河北雄安新区、江苏盐城等地客商前来寻求合作。

  2023年,无棣县车王镇大武村对接旺民联社,在盐碱地上建起了200亩水果番茄基地。“我们帮着建设温室大棚,提供由山东省农科院研发的配方施肥,帮着管理。”殷凤海说。

  如今,前疃村水果番茄名气越来越大。2024年,在寿光举办的3天年货大集上,每天约有600人品尝咨询。现在,前疃村95%的大棚户种植水果番茄,还带动了不少周边村的村民加入到水果番茄的种植队伍。

  “我们的水果番茄除了远销俄罗斯外,今年还将拓展日本、韩国等市场,这样我村的水果番茄就有了国际范儿。”殷凤海说。

  “咯咯哒,咯咯哒……”未见鸡舍,先闻鸡鸣。2月14日,天刚擦亮,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郭米新村村民韩素贞便来到村东首的蛋鸡鸡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越是过节越忙活,咱们的鸡蛋论个卖,一个就要3元,还不愁卖!”驾驶鸡舍巡视车的韩素贞与他人分工合作,一高一低仔细巡视着27000多只蛋鸡,检查鸡的状态。“最近有几只鸡状态不太好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在家里我心里也不踏实,所以就早点过来看看。”韩素贞说。

  “别看它个头小,但是名副其实的‘科技蛋’,又叫DHA鸡蛋,这种鸡蛋DHA含量远远高于普通鸡蛋。”郭米新村党总支书记郭良新,变戏法似的不知从哪里摸出几个乒乓球大小的鸡蛋,笑着告诉记者,之所以DHA含量高,能卖高价,关键在于饲料有秘方,比如添加奇亚籽、亚麻籽等。

  近年来,南郊镇结合各村特色农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郭米新村的DHA鸡蛋便是其中之一。2023年,郭米新村的DHA鸡蛋远销苏州、上海等地,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

  “春节前,咱家的蛋就预售一空了,两三天就发一车。明天发苏州一车,七万多只蛋。”郭良新笑着告诉记者。

  产品供不应求,郭米新村于去年启动了二期鸡舍的建设,计划新增3万只蛋鸡。“目前,鸡舍主体已建设完毕。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填补鸡舍蛋鸡淘汰养成空白期,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合作方山东齐米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韩霜介绍。

  “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生活品质,富营养鸡蛋产业形势一片大好。”郭良新说,在郭米新村的发展蓝图里,远不止加大蛋鸡养殖规模这么简单。“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发展蛋鸡养殖、休闲观光、体验游玩于一体的产业形态,配套农耕体验、小型鸡舍喂养、五谷杂粮种植观光等项目,打响我们郭米新村自己的品牌。”

  2月12日正月初三,家住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在外上大学的小刘去姥姥家拜年,按照母亲出门前的叮嘱,他来到村口,不多时便等来了一辆K6路公交车。

  上车后,车上的不同吸引了他的注意:车厢扶手上内置了茌平特色村庄卡片,介绍地名来历、地名故事等。“长这么大才知道,俺村还有这么有趣的历史!”小刘说。

  原来,这是茌平区春节前刚刚开通的“地名文化公交专线路公交车统一外观设计,乘客途中品读着地名文化,不仅消解了旅途烦闷,还增进了对家乡的认识,唤醒了乡愁记忆。

  下车后,通往姥姥家的路上,沿途不仅多了醒目的村名标识,甚至连过去一直挂在嘴边的“俺姥门前那条胡同”,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名字。

  小刘不知道,2023年,聊城新增乡村道路637条,新设乡村地名标志770个。而放眼山东,全省新规范命名乡村地名6761个,新设立乡村地名标志1.6万个。此外,还有2097个乡村“老地名”被纳入保护范围。

  日常生活中,出行导航、快递进村、乡村旅游,都离不开精准的地名信息。过去,乡村往往只有村名,道路街巷的名称并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快递进村、特产进城。以阳谷县国庄村为例,这个远近闻名的“粉条村”大小加工作坊数十家,村内道路纵横却没有名字。“以前最头疼来这里送快递,想要挨家挨户送根本不现实。现在这些道路有了名字,根据地址导航,就能直送进家。”快递小哥张松林说。

  阳谷县民政局局长张宝运告诉记者,作为“乡村著名行动”全国试点县,阳谷县以乡村道路为重点,统一命名,设置路牌路标。同时,在全县范围选拔民俗专家学者以及热心地名工作的乡贤达人组建地名专家库。“我们还将辖区358个行政村的地名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建立遗产保护名录,将地名文化融入旅游线路,打造一日游、两日游线路,让地名文化服务乡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张宝运说。

  乡村地名一般源于约定俗成、口口相传,一地多名、多地重名等问题突出。随着乡村地区人们活动空间扩大、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对空间定位需求的精细度不断提高,对地名命名密度、命名覆盖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乡村地名要起得好、织得密、用得准、传得远,真正做到乡村地名设标无死角,助农导航无盲区。”聊城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景志国说,下一步,还将围绕农产品公共品牌做好文章,培育打造一批乡土公共品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这是我第二次来威海火炬八街了。首次是两年前的春节,其时飘着雪花,有浪漫的诗意。那次仅是过了目,没有入了心。这次不同,专为探寻“网红密码”而来。

  自东西向的环海路下车,沿火炬八街缓步南上,是大致35度的斜坡。行至200余米处,街向西南一拐,仍是微微向上的坡度。这一拐也大致200米的长度,整个街形宛如书名号的一半,又像一个“八”字,如其说街名由火炬街派生序数而来,谓之火炬八街,倒不如以形为名更易想象。

  袁枚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此处理同吧。沿街南上,是向上仰观,微微攀爬之状,积极向上之态,给人力量,给人希望。行至半程,街向轻轻一拐,曲径通幽,风景半藏半掩,绝非“一眼看尽长安花”那么直白,更钩沉起向上探寻的好奇之心。南行又西折,一路向上向上,有藏有露,内敛含蓄,却有乾坤。

  火炬八街两侧,极富生态与个性。建筑有高低层次,颜色有浓淡变化,业态更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如咖啡店、酒吧、古香古色的餐馆。人流如潮,摩肩接踵,人们边走边逛,摆个pose拍照打卡,买个手造纪念品,或尝尝特色小吃,消费不高,却特色浓郁,海韵十足,极富闲适优雅,更有人间烟火。

  自上向下折返,更别具风味。微微居高临下,俯察而行,略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目之所及,高高低低风格各异的建筑,构图奇巧脑洞大开的彩绘墙面,网言网语的灵巧指示牌,错落有致的热闹街景,兴致攀爬的游人,手挽手的情侣。最令人惊叹的是,至下行一拐处,眼前豁然开朗,奇势迭出。近处的街景行人,远处“丁”字路那一横的环海路上川梭的车流人流,再远处碧波万倾的大海,由近及远,铺陈开来,尽收眼底。此时此景,面向大海,尽享山之势、街之美、海之阔,游目骋怀,思绪绵绵不绝,一切美好源源涌来。

  火炬八街的魅力,绝不仅仅是自然之形、生态之美、建筑之异,更有人文的感召。据说打造这短短的500多米街区,城市建设者真是煞费苦心,不仅请来年轻前卫的设计团队构思谋划,更是虚心问计于街区居民与商户,把大家的意见建议认真收集梳理,反复研究揣摩。因势利导,关注细节,随物就形,巧妙设计,无大拆大建,无扰民役民,上下同心,八方同欲。因之,火炬八街不仅体现了城市管理者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更蕴含着澎湃民意,城之美人之和深度融合,温馨和谐美好聚于一隅,接地气、有文化、暖人心。可以说,其魅力得之于形,更发乎于内。也许正因此,才成就了年轻人来威海必到的打卡之所、网红之地。

  临沂市沂水县黄山铺镇的尧崖头村有个惯例,正月初一那天的“村晚”,村里的老太太都会去跳舞。今年该村的“村晚”提前到了2月6日腊月二十七举行。19岁的孙涵,是这场“村晚”的主持人。

  正在临沂大学读书的孙涵,自小便在尧崖头村周边长大。“尧崖头村一直都很热闹,周围村的都爱吃完晚饭去那里逛逛,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在她心中,尧崖头村很久前便是一个扎根本土的村民活动中心,也悄然扮演着文化中心的角色。

  非科班出身的孙涵穿着单薄的演出服,一遍遍走台、排练,高度的责任心让她很难放松。但“村晚”正式开场的那一刻,孙涵却突然轻松了——这是自己最为熟悉的一片乡土,台下坐着或亲近或面熟的村民,当热烈的掌声响起,那些压力也随之消散。

  孙涵说,排演过程中,她最佩服的便是村里的老年“文艺骨干”。8天之内,十几位奶奶连轴转攒出数个节目,她们认真挑选服装,还特意去买了化妆品,有些害羞地对孙涵说:“你们年轻人会化妆,你帮我们化化。”

  “对于这些爷爷奶奶们而言,在‘村晚’登台表演,是他们的高光时刻。对观众而言,‘村晚’也是他们一年一度的重要聚会。”主持完一场“村晚”,孙涵重新理解了“村晚”对乡村、对中老年群体的意义。

  欣赏着爷爷奶奶们的精彩表演,“村晚”结束后,孙涵第一件事,便是给自己的爷爷奶奶点了好几份外卖。“真没想到,外卖也能送进村里了。”孙涵很是兴奋地提起“小镇外卖”,从去年起,这一项目打通了外卖进村“最后一公里”。孙涵说,这次春节回乡,不少年纪较长的村民在孙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如何通过手机点一份热气腾腾的饭菜。“以后出去上学,赶上老人身体不舒服、不方便做饭的时候,知道他们不管咋样都能吃上饭,我们就放心多了。”孙涵说。

  美食之路之所以能通至尧崖头村民的家门口,有赖村内早早就修好了齐整平坦的水泥马路。“还记得小时候坐在妈妈车后座,遇到坑坑洼洼的路段,被颠得生疼的我,每次都得求妈妈慢一点。”孙涵说,现在村里的路平整敞亮,“家家户户基本都有小轿车了,出出进进,路必须修到位。”


19951150981